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文章   >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3487元)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3487元)

导读

  报告首次分为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版本,这份基于对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和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跟踪调查研究的报告,从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报告”“本科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专题研究等三方面回应了公众关切。

作为一个第三方机构,此次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共回收全国样本约26.8万份,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及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33个职业、327个行业,这也是其第七年发布就业蓝皮书。

随着749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就业率注定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焦点。不过,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并没有影响就业率的稳定趋势。

近三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 创业、升学生源比例持续增加

据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比2013届的91.4%略有上升,比2012届的90.9%上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6%,比2013届、2012届(分别为91.8%91.5%)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0.81.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90.9%)略有上升,比2012届(90.4%)上升1.1个百分点。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稳定趋势。

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0.6%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9%的人自主创业。而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9.2%)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80.6%81.3%)相比有所下降。2014年总体就业情况能保持稳定,主要是因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从上届的2.3%上升到了2.9%。此外,本科生读研和高职高专读本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2012年到2014年,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2014届本科失业率的专业是应用物理学,高达15.2%,其次为表演、音乐表演,均为13.4%

2015年就业“红黄绿牌”公布 有部分专业与去年一致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今年与去年相比,部分红牌专业是一致的,在本科就业专业中,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上榜,其中法学、生物工程、美术学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而高职高专红牌专业为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投资与理财、应用日语、国际金融,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

黄牌专业指的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这其中本科就业黄牌专业包括体育教育、动画、英语、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高职高专黄牌专业包括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相比之下,绿牌则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本科的建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车辆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高职高专的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均榜上有名。

  出现红、黄牌专业的原因既可能是供大于求,也可能是培养质量达不到岗位需求,反映的是全国本专业的总体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各校、各地区相关专业的具体情况等可能不同。专业预警分析可以引导政府和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质与量的敏感度和反应性,从而更好地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结构。

image.png

管理学居本科毕业就业率之首,法学末

  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4%),的是法学(88.4%),而法学类也同时是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的专业类,为87.0%。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医学、文学、农学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而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的专业大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92.7%),的则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7.3%)。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财经大类、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014届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比例占到了2.9%,比2013届的2.3%高了0.6个百分点,比2012届的2.0%0.9个百分点。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59.4万估算,2014届大学生中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

  从地域来看,自主创业比例的就业经济区域是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而创业的领域集中在销售职业类,分别是教育业、零售商业和建筑业。

  就业困难并不是创业主要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动因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其中属于机会型创业的毕业生占创业总体的85%,培养创业意识是提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

  2014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80%,高职高专78%),而来自政府资助(本科、高职高专均为2%)、商业性风险投资(本科2%,高职高专1%)的比例均较小。

   2015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及了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可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等。随后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也从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进创业指导服务等9个方面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些政策如能有效落实,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在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的支持下,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始显现。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创新能力掌握水平(54%)比2013届(53%)、2012届(50%)略有提升。

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比例有所上升 仍有近半数人退出创业

  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6%的人自主创业,三年后有5.5%的人自主创业,与毕业时相比提升了2.4倍,这说明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坚持创业的群体在增加。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就创业的人群,三年后仍坚持创业的比例为47.5%,与上届(43.3%)相比上升。而49.6%的人退出创业,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比2010届(53.4%)减少了3.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创业具有持续性,所以评价和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不能只着眼于毕业时。

  2011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时间管理、谈判技能、学习方法、理解他人和协调安排。

医疗、教育类职业就业比例上升 民企成就业多用人单位

   与2012届相比,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多的行业类为教育业,增加了3.4个百分点;就业比例降低多的行业类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降低了2.7个百分点。与2012届相比,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多的行业类为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了4.4个百分点;就业比例降低多的行业类是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降低了1.5个百分点。

   从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前十位行业类分布情况看,就业于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金融(银行/保险/证券)、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化学品、化工、塑胶、机械五金制造的比例持续下降,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教育业持续上升,其中化学品、化工、塑胶跌出了前十;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就业于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媒体、信息及通信、机械五金制造的毕业生比例持续下降,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金融(银行/保险/证券)、其他服务业(除行政服务)持续上升,其中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为新晋前十位行业。

  “民营企业/个体 2014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50%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中有6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均比2013届(本科45%,高职高专63%)有所上升。其他类型的雇主需求也有所变化,其中国企和外企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下降明显。

   中小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雇佣者,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提升就业的主要渠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可享受1年社保补贴。政策如果得以落实,对促进和改善大学生在中小民企中的就业有积极作用。

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连续增长

  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3487元)比2013届(3250元)增长了237元,比2012届(3048元)增长了439元,三届增幅为14.4% 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毕业生里的蚁族现象在过去五年有所缓解,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在2500元(含)以下、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在2000元(含)以下的所占比例逐年明显减少。

  在2014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的是工学(3940元),的是医学(3208元)。在2014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的是交通运输大类(3604元),的是医药卫生大类(2745元)。

  2011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有14.2%的人月收入达到了10000元及以上,有6.1%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有5.9%的人月收入在10000元及以上,有16.0%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虽然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资涨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涨幅,但是,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毕业半年后薪资相比上涨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可见,大学教育的长期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长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平稳趋势 职场忠诚度越高收入越高

  2014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均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69%62%)持平。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这可以来自对所学专业不认同,或对专业相关的职业认识不足。先就业再择业是大学生非自愿选择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

   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33%)与2013届(34%)基本持平。其中,本科院校2014届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3%,与2013届(24%)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2%,与2012届(43%)基本持平。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50%)、薪资福利偏低43%)。

  离职率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主动离职率偏高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职场发展。个人离职原因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职场认识和适应性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职场成熟度和适应性应该引起培养方的重视。

   报告显示,专业性越强,职场稳定性越好,而在毕业后工作三年中,职场忠诚度越高收入就越高。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6494元);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过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仅为5535元。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同样(5191元)。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

  报告也显示,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比例与上届持平;对晋升有帮助的大学活动来自课外。

  就业自我感受有所改善 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上升

   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明显上升,为61%,比2013届(56%)高5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2%,比2013届(58%)高4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59%,比2013届(54%)高5个百分点。

  2014届本科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发展空间不够”。

   2014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6%,比2013届(43%)高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4届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9%,比2013届(46%)高3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3%,比2013届(40%)高3个百分点。

  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大学毕业生中,本科、高职高专均各有33%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其次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继续深造比例上升 对母校更加满意

   2014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上升,其中转换专业比例与上届持平;高职毕业生专升本比例也有所上升。其中读研的比例为11.7%,比2013届(10.8%)高0.9个百分点,比2012届(9.5%)高2.2个百分点。毕业生读研比例的是理学(18.4%),的是管理学(6.3%);读研转换专业比例的是医学(16%),的是管理学(45%)。

  2014届本科毕业生读研主要的动机是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读研人群选择研究生院校时关注的因素是所学专业的声誉和学校的牌子。

  2014届本科毕业生留学的比例为1.9%,与2013届(1.4%)相比有所上升,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亲友资助。毕业生留学的主要理由就是“增强职业综合竞争力”和“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能”(24%)。

  报告还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88%,比2013届(86%)高2个百分点,比2012届(85%)高3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