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1月23日
“七君子”被捕入狱

1936年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红军议和,共同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等。11月,上海日商纱厂中国工人举行反日罢工斗争。
1936年11月23日,南京政府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在上海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7月31日,沈钧儒等7人被释出狱。
详情...
1936年11月23日,南京政府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在上海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7月31日,沈钧儒等7人被释出狱。
1936年11月23日
绥北抗击战

1936年11月23日,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起绥北抗击战。
1936年11月初,日本关东军参谋、驻嘉卜寺(即新明,今德化)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指挥伪军1.7万余人,在关东军航空兵、炮兵各一部支援下侵犯绥远(今并入内蒙古)。中国绥远省政府主席、晋绥剿匪军总指挥兼第1路军司令官傅作义奉命率部3万余人,在绥远东、北进行绥远抗战,以抗击日伪军的进攻。11月中旬,中国军队取得了绥东反击作战的胜利。
此后,傅作义下令骑兵第2师1个团、第211旅2个团和补充团、炮兵营各1个,装甲车20辆,以奇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方式,围歼进驻绥北百灵庙的伪蒙军第7师等部。23日夜,中国军队各部分四路向驻守百灵庙的约3000伪军发起突然进攻,战至翌日,将守军大部歼灭。12月3日,伪军2000余人在日军顾问指挥下由锡拉木伦庙乘汽车逼近百灵庙,并在关东军航空兵掩护下,对百灵发起多次攻击,均被傅部第211旅等部击退,伪军被歼过半,被迫后撤。与此同时,伪军骑兵3000余人由土木尔台窜至武川东北,牵制傅部增援百灵庙,但在傅部骑兵第2师迎击下,败退大庙。为全歼由百灵庙和武川溃败的伪军,6日傅部发起攻击,伪军仓皇跳溃逃。20日,驻绥东南壕堑的伪军2个旅起义。至此,绥远抗战结束。
详情...
1936年11月初,日本关东军参谋、驻嘉卜寺(即新明,今德化)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指挥伪军1.7万余人,在关东军航空兵、炮兵各一部支援下侵犯绥远(今并入内蒙古)。中国绥远省政府主席、晋绥剿匪军总指挥兼第1路军司令官傅作义奉命率部3万余人,在绥远东、北进行绥远抗战,以抗击日伪军的进攻。11月中旬,中国军队取得了绥东反击作战的胜利。
此后,傅作义下令骑兵第2师1个团、第211旅2个团和补充团、炮兵营各1个,装甲车20辆,以奇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方式,围歼进驻绥北百灵庙的伪蒙军第7师等部。23日夜,中国军队各部分四路向驻守百灵庙的约3000伪军发起突然进攻,战至翌日,将守军大部歼灭。12月3日,伪军2000余人在日军顾问指挥下由锡拉木伦庙乘汽车逼近百灵庙,并在关东军航空兵掩护下,对百灵发起多次攻击,均被傅部第211旅等部击退,伪军被歼过半,被迫后撤。与此同时,伪军骑兵3000余人由土木尔台窜至武川东北,牵制傅部增援百灵庙,但在傅部骑兵第2师迎击下,败退大庙。为全歼由百灵庙和武川溃败的伪军,6日傅部发起攻击,伪军仓皇跳溃逃。20日,驻绥东南壕堑的伪军2个旅起义。至此,绥远抗战结束。
1936年12月11日
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年12月11日,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年12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了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解决“愿意工作的人怎样才能找到职业”的难题提供了答案。
凯恩斯写道,当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总需求不能达到足以购买社会生产的全部商品时,就会出现萧条。他的解决办法是增加货币投放,以此降低利率并刺激投资。他还主张政府在进行公用设施建设时应实行积极的财政赤字政策。并做出不平衡预算来促使商品总需求的增加。
详情...
1936年12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了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解决“愿意工作的人怎样才能找到职业”的难题提供了答案。
凯恩斯写道,当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总需求不能达到足以购买社会生产的全部商品时,就会出现萧条。他的解决办法是增加货币投放,以此降低利率并刺激投资。他还主张政府在进行公用设施建设时应实行积极的财政赤字政策。并做出不平衡预算来促使商品总需求的增加。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详情...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