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大事件盘点:1900到1910年历史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1900到1910年历史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1900到1910年历史大事件: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军;邹容著作《革命军》出版;苏联共产党成立;殷墟甲骨开始流失国外;中国首例伪钞案;法国举办第一届环法自行车赛;塞尔维亚国王遇刺身亡;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诞辰;慈禧宠臣荣禄病死;清末爱国将领冯子材逝世;基什尼奥发生残酷大屠杀

历史事件 时间倒序 

1900年1月2日

中国化学家黄子卿诞生

中国化学家黄子卿诞生
    1900年1月2日,中国化学家黄子卿诞生。
    化学家。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4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士学位。1925年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毕生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在溶液理论和热力学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1938年发表论文“水的三相点温度”,被国际上公认为出色的成果,其测定数值(0.00980℃)被国际温标会议采纳,定为国际温度标准之一,并因此被选入美国的《世界名人录》。1956年编著出版《物理化学》,是第一部中文物理化学教科书。著作还有《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非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等。
详情...

清华大学:“黄子卿是中国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的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是中国物理化学的一代宗师”


1900年1月16日

英国放弃对萨摩亚岛的主权

英国放弃对萨摩亚岛的主权
    1900年1月16日,英国放弃对萨摩亚岛的主权。
    萨摩亚群岛,位于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部,所以一直有“波利尼西亚心脏”的美称。它共有大小岛屿12个,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
    1856年德国商人进入萨摩亚。其后制定了德国殖民计划。该计划引起了德国与美、英的利益冲突。1889年三国签订了柏林条约,规定在萨摩亚建立一个中立的王国。1899年英、美、德三国另订新约。英国为与德国交换其他殖民地,1900年1月16日 英国放弃对萨摩亚岛的主权,把英国统治的西萨摩亚转让给德国,东萨摩亚归美国统治。
详情...

《事件薄》:1768年法国航海探险家布干维尔作环球航行时,来到了萨摩亚群岛。他看到萨摩亚人擅长制作独木舟,并在海上灵巧地航行着。布干维尔对此赞叹不已,因此,他称这个地方为“萨摩亚群岛”,意思是航海者群岛,这个名字就一直被西方人延用到现在。


1900年1月21日

加拿大参加布尔战争

加拿大参加布尔战争
    1900年1月21日,加拿大军队启程前往南非参加布尔战争。
    布尔战争是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为了争夺南非殖民地而展开的战争。荷兰殖民者于17世纪来到南非。他们和葡萄牙、法国殖民者的后裔被称为布尔人。19世纪晚期,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士自由国相继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和金矿。英国殖民者觊觎这些宝藏,于1899年8月与布尔人爆发战争。
    当年秋,英国宣布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布尔人继续继续袭击英军。英军把布尔人强制关进集中营,两万妇孺致死。布尔战争中的英军总司令基契纳成为英国的民族英雄。
    第一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80年至1881年,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99年至1902年。
    加拿大16 世纪沦为法、英殖民地,后又被法割让给英国。1867年建立自治联邦。刚刚诞生的还没有完全的自主权,它的宗主国英国对它的内部事务依然拥有很高的影响力。在英国参加第二次布尔战争得到了加拿大的帮助。
详情...

《事件薄》:布尔战争引起了大英帝国内部的巨大变化。高额的战争开支使英国无力再花巨大的代价来维持帝国体系。1901年、190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先后成为自治领。随着194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相继独立,到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1900年1月24日

慈禧谋废光绪帝

慈禧谋废光绪帝
        1900年1月24日,慈禧谋废光绪帝,清统治集团谋行废立光绪帝的已亥建储事件发生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企图废黜光绪帝,因西方列强阻挠未果。遂依荣禄建议,用立“大阿哥”即皇储)办法迫使光绪帝退位。
        1900年1月24日,以光绪帝名义颁诏,称其不能诞育子嗣,立端王载漪子溥隽为大阿哥。诏下后国内舆论哗然,上海绅商各界和维新人士联名通电反对,并号召各省抗争。各国公使提出警告,拒绝入贺,废主计划被迫搁置。
详情...
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     光绪帝     维新派    

《事件薄》:一场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得知了维新派要置她于死地的大胆计划,彻底激怒了慈禧,慈禧对光绪彻底失望,最终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
日本《时事新报》评论道:“满洲人之意,以为西后既老,光绪方壮,若太后一旦死,恐光绪复政,不利于己,故不如及西后在时,绝其根也。”


事件脉络

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企图废黜光绪帝。

1900年1月24日

1900年1月24日,慈禧遂依荣禄建议,以光绪帝名义颁诏,称其不能诞育子嗣,立端王载漪之子溥俊为大阿哥,下诏后 天下哗然。

1900年1月27日

1900年1月27日,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领衔通电奏请光绪皇帝“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并发表《布告各省公启》,要求各省共同力争,“如朝廷不理,则请我诸工商通行罢市集议”。各国公使提出警告,拒绝入贺。

1900年5月28日

1900年5月28日,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进京,载漪、溥俊父子被发配新疆。废光绪帝的企图宣告破灭。

1900年1月24日

南非布尔人军队在斯皮翁高地战败

南非布尔人军队在斯皮翁高地战败
    1900年1月24日,南非布尔人军队在斯皮翁高地战败。英国布勒率军解除莱迪史密斯之围,进兵途中在该城以西24英里的斯皮翁高地给予布尔军重创。
详情...

1900年2月5日

摩根组建资产为10亿美元的钢铁公司

摩根组建资产为10亿美元的钢铁公司
    1900年2月5日,摩根组建资产为10亿美元的钢铁公司。
    2月5日,皮尔庞特-摩根买下了约翰-D-洛克菲勒的几家铁矿和安德鲁-卡内基的全部钢铁生意,成为当今唯一的钢铁巨头。这笔生意在美国企业合并中耗资最多,摩根花费10亿美元买下了位于明昆苏达州梅萨比的铁矿和匹兹堡的钢厂。
    摩根要求他的美国钢铁有限公司,以采用他发展铁路时所用的办法作为依据来消除竞争。根据他的“利害相通”的原则,大财团的巨头们在公司间的竞争中可进行私下合作。摩根曾说过:“美国对我是再好不过的地方。”威廉-詹宁斯-布赖恩对此回答说:“他什么时候不喜欢美国,他就可以把它退掉。”(这是一句幽默的话,意思是摩根如此有钱差不多占有了整个的美国,所以如果他不喜欢它,他可以把它退掉)。
详情...

《事件薄》:摩根后又陆续合并了卡内基钢铁公司及几家钢铁公司,成立U·S·钢铁。美国钢产量的65%被其控制。


1900年2月9日

世界网球赛戴维斯杯产生

世界网球赛戴维斯杯产生
    1900年2月9日,世界网球赛戴维斯杯产生。
    2月9日,才华横溢的大学生运动员德怀特-F-戴维斯提出,他要提供一个新的网球奖杯。这是一只银杯,大约有36磅重,它将奖给今年在罗得岛纽波特举行的跟英国队对抗比赛中的优胜者。
    此举后来被沿用下来,将世界网球公开赛冠军杯命名为戴维斯杯。
详情...

《事件薄》:戴维斯杯就是网球界的世界杯


1900年2月11日

清廷挖康梁祖墓

    1900年2月11日,清廷令挖康梁祖墓,购“二犯”人头。
    2月11日,清廷下令,严命李鸿章将康有为、梁启超在广东本籍的祖上坟墓尽皆铲平,以儆凶邪。14日,清廷又命闽、浙、广东督抚悬赏10万两,缉拿康有为、梁启超,呈验尸身,亦一体给赏。如愿得官阶,亦必予破格之赏。如有购阅所发报章者,严拿惩办,并将所著各书严查销毁。
详情...

1900年2月27日

英国工人代表委员会成立

英国工人代表委员会成立
    1900年2月27日,英国工党前身 英国工人代表委员会在伦敦成立。
    英国工人代表委员会英国工党前身。1900年2月27—28日,在工联、合作社组织和社会主义组织代表参加的工人代表大会上成立。其目的是在国会中取得工人的独立代表权,以便组成独立的工人议会党团,为工人的利益服务。该委员会由工联代表12人,合作社代表10人和费边社、独立工党、社会民主同盟代表各2人组成。它拥有50万工联会员和7万社会主义组织成员。成立后6个月,在大选中获得两个议席。该委员会的领导人是凯尔·哈第、阿瑟·朝德逊、拉姆赛·麦克唐纳等。主要成分是工人,但领导权掌握在工人贵族手中。1906年改名为英国工党。
详情...

1900年3月19日

考古学家挖掘克诺索斯宫

考古学家挖掘克诺索斯宫
    1900年3月19日,伊文思开始挖掘公元前16世纪的克诺索斯宫。
    3月19日, 英国考古学家亚瑟-约翰-伊文思开始挖掘赫拉克利翁的克诺索斯宫。这是公元前16世纪克里特的文化中心,也是希腊神话中虚构的米诺斯国王的首府。他的举动是大胆的、具有独创性的,无疑要花费伊文思的一大笔金钱。他个人有着可观的财富,计划自费重新修建这座古老的宫殿。目前尚不知完成这项工程需用多长时间,但是,总有一天,他会发现弥诺斯文明的一些重要的科学资料。
详情...

《事件薄》:正当米诺斯霸国如日中天之际,公元前1470年,破坏和毁灭突然降临,克里特岛上的城市几乎同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久,这个称雄一时的海上霸国消失在海涛和风声中,只留下一些悠远神秘的传奇故事。是谁毁灭了米诺斯文明?对此,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00年3月27日

“七君子”史良诞辰

“七君子”史良诞辰
    1900年3月27日,“七君子”史良诞辰。
    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字存初,江苏常州人,中国当代法学家、政治家、女权运动先驱。
    在民国时期,她是大上海著名律师,民族救亡运动、争取民主运动的积极投身者,曾因参加并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而被捕入狱,是中国的“七君子”之一;在新中国时期,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首任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两届中央主席。她是新中国人民司法工作的开拓者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之一。
详情...

毛泽东:“女中豪杰。”


1900年3月28日

西域楼兰古国遗址被发现

西域楼兰古国遗址被发现
    1900年3月28日,“沙埋古城”西域楼兰古国遗址被发现。
    3月28日,瑞典的一位探险家斯文·赫定到中国的罗布泊考察。他在寻觅水源的路途中居然发现了一座千年古城,在后来发掘过程中又有大量的陶器、文字、钱币、丝织品等文物出土。之后经考证,此处即为史料中所记载的楼兰国,被发现时,它已经深埋在沙漠之中大约1500余年。
        最早记载楼兰一国的是《史记》,其后《汉书·匈奴列传》对楼兰国也有描述:“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楼兰古城形似正方,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它是西域36国中的一个小国家,其都城位于今夭新孤的罗布泊西北岸,约于公元前300年时建立。
详情...

《事件薄》:楼兰古城盛极一时,然而真正令世界各地人士趋之若鹜和神往的却是它在1600年前神秘消失的原因。事实上,历史上兴起于塔里木盆地一带的所有古城,包括楼兰在内,几乎都是在同一时期,即公元4世纪,消失于茫茫沙海之中。那么,楼兰消失之谜究竟作何解释?


1900年4月14日

世界博览会在巴黎开幕

世界博览会在巴黎开幕
    1900年4月14日,世界博览会在巴黎开幕。
    这个博览会占地面积547亩,比欧洲以往任何一次世界博览会规模都大。参加博览会的多数国家在凯道赛(法国外交部)的国际大街上都有自己的展览大厅。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水晶宫和幻想大厅里由电产生五光十色的景象:还有香榭丽榭大街的两个美术馆以及塞纳河山上的亚历山大三世大桥。法国和英国殖民地的具有异国风情的展品将会受到普遍欢迎。
详情...

1900年4月30日

夏威夷成为美国的准州

夏威夷成为美国的准州
    1900年4月30日,夏威夷成为美国的准州。
    4月30日,夏威夷现在已经正式成为美国的准州。由一连串岛屿组成位于北太平洋中心地带附近的夏威夷多年来一直希望成为美国的一部分。1898年美国同意吞并这些岛屿并赋予美国领土的地位。麦金利总统曾为主把夏威夷变成美国领土,其理由是夏威夷诸岛是与东方进行贸易的天然门户,而且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夏威夷共和国前总统桑福德-B-多尔将走马上任成为这块新领土的总督。
详情...

1900年5月20日

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1900年5月20日,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第2届奥运会于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历时5个多月堪称是一次“马拉松”式的运动会。运动会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组委会将比赛项目按博览会工业类别分在16个区域进行,此次运动会实际上成了博览会招揽观众的体育表演。有21个国家133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11名女运动员。突破了古代奥运会和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不许女子参加的禁令。由于本届奥运会受世界博览会的冲击,组织者也不予重视,会后没有正式总结,以致本届比赛情况,只能见诸当时报刊的记载。
详情...

1900年5月27日

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

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
    1900年5月27日,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近代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开始形成高潮。
    义和团源自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义和拳、梅花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无统一组织,各设坛口或拳厂,用练拳习武等方式团聚群众。参加者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其它劳动群众以及无业游民。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争相掠夺中国路矿等利权,并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10月,义和拳首领赵三多树“助清灭洋”旗帜,在山东冠县率众起义,攻打教堂。之后,山东各地拳会及大刀会纷纷展开反教会侵略的斗争。次年下半年,义和拳等组织改称义和团,逐步扩展到华北、东北各省。1900年5月27日,直隶义和团进占涿州城,开始由乡村向城市发展。北京、天津迅速成为运动的中心。
详情...

1900年6月13日

义和团运动爆发

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运动爆发。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或贬称为“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清人有人认为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这一观点为现今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源于一种勤王的民团组织。
    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份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 (1898年由赵三多首次提出)。
    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运动揭开序幕,迅速发展壮大,势如燎原烈火,很快掀起了一场席卷中国北部,震撼全世界的反帝爱国运动。
详情...
义和团     白莲教    

《事件薄》: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以及民国的反廿一条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三大群众性民族主义运动,其中五四运动主要为反帝国主义政治主权侵略,而义和团运动和五卅运动则是反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侵略的运动,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深远。


事件脉络

1897年

山东冠县梨园屯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

1898年6月

山东巡抚张汝梅上奏朝廷,认为义和拳本属乡团,建议“改拳勇为民团”。并明确说义和拳就是“义和团”,在清朝官员中首次提出了“义和团”的概念。

1899年

山东肥城发生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卜克斯被杀案件,在西方各国连续抗议后,毓贤被清廷免职。新任巡抚袁世凯带领北洋新军在山东大力镇压义和团。毓贤离职后到北京觐见慈禧太后,向她提出招安义和团。

1900年1月

戊戌政变后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感到十分不满。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直隶总督裕禄于是由本来剿灭义和团,转变成扶助义和团。于是山东的拳民涌入直隶。慈禧派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刚毅和顺天府尹赵舒翘到涿州调查。结果刚毅回京后,向慈禧报告“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朝中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亦主抚义和团,向洋人开战。

1900年5月

5月12日,涞水县高洛村发生教案,练军分统杨福同前往弹压。5月22日,数千义和团在石亭设伏击毙杨福同,被称为“涞水大捷”。这次戕官事件使清廷大为震惊。在此之后,清政府又派出聂士成等参与镇压,与义和团多次交战。

查看完整13条

1900年6月17日

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6月15日,300名日军占领塘沽火车站,250名俄、法两国军队占领军粮城火车站。16日,935名英、日、俄、德等国海军偷袭登陆,埋伏在炮台后侧,大沽口内的10艘炮艇开进海河,28艘军舰开往炮台火力射程之外停泊。晚8时,联军向守军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限于第二天凌晨2时交出炮台。罗荣光断然拒绝。
    6月17日凌晨2时,10余艘联军舰艇在探照灯的照明下,用大炮轰击大沽炮台。守台清军还击,击毁敌舰5艘。黎明,联军用大炮轰击清军防地,击中左营弹药库,管带封得胜阵亡,北岸两座炮台遂被占领。联军舰队集中火力轰击南岸炮台,登陆联军从侧后抄袭。晨七时,南炮台弹药库中炮炸毁。九时,守台清军向新城方向撤退。大沽炮台全部陷落。
    此役,清军击毁敌舰6艘,毙伤联军255人,日海军大佐被击毙。守台清军将士阵亡700余人,北洋海军最大的巡洋舰“海容”号和4艘鱼雷艇被联军掳走。
详情...
庚子事变     八国联军    

《事件薄》:大沽口炮台建立于明代,由著名的戚继光监督建造。
戚继光认为大沽口炮台位置极为重要,可以扼守从渤海湾通往北京的白河水路。这里的河面狭窄,深度较浅,船只必须缓慢小心地通过,非常适合火炮进行封锁性打击。


1900年6月21日

清廷向列强宣战

清廷向列强宣战
    1900年6月21日,清廷向列强宣战。
    6月21日,八国联军进攻大沽炮台,中国清政府发布诏书,号召全国军民与西方侵略者们“一决雌雄”。如书说:“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翦彼凶焰,张我国威。”
    不久,北京都城沦陷,朝廷逃亡,史称“庚子事变”。随后,清政府又答应八国“议和大纲”,被迫接受赔款要求。赔款共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也就是说,列强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赔款的存在,蒙受了国家无能的耻辱。这笔巨款连本带息,总数达白银10亿两以上,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史称“庚子赔款”。但列强似乎有“良心发现”,先后又对庚款进行了有条件的退赔。
详情...

《事件薄》:清廷向十一国列强宣战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义和团和洋人的双重压力,慈禧太后欲借助对外战争转移义和团锋芒;二是,慈禧太后接到直隶总督裕禄6月20日带来的一份大沽炮台“假捷报”,无形中给慈禧带来了充分的信心鼓舞,更使她有了获胜的侥幸之心;三是,慈禧太后收到了一份“假外交照会”,其中有一条是洋人勒令西太后立即“归政”。她忽闻“归政”一词,心中愤懑异常,便不再查探八国联军的虚实。


事件脉络

1900年6月16日

慈禧太后在紫禁城仪銮殿东暖阁召开了第一次御前会议。慈禧太后还是没有打算和洋人决裂,只是派那桐、许景澄去杨村面见联军,要求其不要进入北京。但那桐、许景澄在路上就碰到拳匪抢劫,根本就没见到联军。

1900年6月17日

裕禄在6月17日上午6时接到洋人一份迟到的最后通牒,要求在17日凌晨2时将大沽口炮台交出。

1900年6月20日

清廷发布上谕,称朝廷已经陷入洋兵和义和拳的双重困境,要求各省督抚通盘筹划,联络一气,接济京师,共挽危局。这道上谕,随后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发给各省。

1900年6月21日

清廷正式发布“宣战诏书”,称列强“三十年来,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日甚一日,无所不至”;“昨日复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清廷决定对“彼等”“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1900年6月22日

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1900年6月22日,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6月22日,举世闻名的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禄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后经英、法、日、美、俄等国探险家的盗窃掠夺,藏经洞绝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仅剩下少部分留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详情...
莫高窟    

《事件薄》:敦煌藏经洞绢画以及各种文物的大量流失,始终是国人百年来挥之不去的心病,但文化的发掘与传播、借鉴与融合有其偶然性,更有其的必然性。


事件脉络

11世纪

约在11世纪,西夏统治敦煌时期,元代统治者占领敦煌以前,莫高窟的僧徒们,考虑到战争的灾难,于是就把寺院历代保存下来的经卷、文书、档案以及佛像画等全部封存在此洞里,然后外筑补壁,并绘壁画掩人耳目。后因僧徒也逃战争之难未归,洞窟颓废,年久日深,洞窟甬道被风沙淤塞,竟因此幽闭近800年。

公元1002年

自从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敦煌就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往来客商和政府驻军使敦煌辉煌了一千余年之久。宋咸平五年(1002年),宋朝政府任命曹宗寿为归义军节度使。此时,归义军政权已不堪一击,任何外来的攻击和内部的骚乱都足以使其倾覆,这使得在归义军政权庇护下的沙州佛教势力感到极度恐慌。

公元1006年

这个消息很可能被从沙州寺院东逃的于阗人得知,在佛教像法灭尽思想的影响和穆斯林东进的威胁下,莫高窟的一些寺院将一些重要的经卷和佛像、幡画等集中起来,收藏在原来存放各寺剔除的经卷、外典、过时文书、旧幡画、佛像的洞窟中。由于当事人和知情者逐渐离开人世,藏经洞的情况也就不再为世人所知。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莫高窟道士王圆箓,率人“以流水疏通三层洞沙”,秘室始现于世,并谓之“藏经洞”。藏经洞出土了敦煌遗书中最大宗文献,尤为历史文化名城锦上添花。它又成为分别研究起自东汉、中经两晋、北魏、西魏、梁朝、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下至元朝、涵盖各朝代文明的重要资料。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