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年度事件   >  大事件盘点:2023年航天大事件

大事件盘点:2023年航天大事件

导读

大事件盘点:2023年航天大事件:SpaceX完成2023年首发;英卫星发射“异常”未入轨;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七号卫星等3颗卫星;欧洲大陆首个航天港在北极圈内建成;长二丁运载火箭一箭14星;SpaceX“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机密载荷入轨;祝融号已在火星留下近四千个“中”字;日本成功发射一颗雷达卫星;中国成功发射中星26号卫星;俄罗斯“联盟MS-23”飞船完成对接;“龙”飞船载人发射任务紧急取消

事件薄 时间倒序 

▍ 1.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七号卫星等3颗卫星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七号卫星等3颗卫星
 国内    01-13  

      北京时间2023年1月13日15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七号卫星和搭载的试验二十二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3颗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61次飞行。

▍ 2.中国发布火星全球影像图

中国发布火星全球影像图
 国内    04-24  

      4月24日报道,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
     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
     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历时8个月,实施了284轨次遥感成像,对火星表面实现了全球覆盖。地面应用系统对获取的14757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

天问一号    

《事件薄》: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历202天的奔火飞行,成功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降落在目标着陆点, 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至2021年8月15日,火星车完成90个火星日的既定探测任务后,继续实施拓展任务,已累计巡视探测358个火星日,行驶1921米,目前仍处于休眠期;至2022年6月29日,环绕器实现了全球遥感探测,目前已运行超过1000天。


事件脉络

2020年7月23日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经历202天的奔火飞行,成功进入环火轨道。

2021年5月15日

着陆巡视器降落在目标着陆点,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

2021年8月15日

火星车完成90个火星日的既定探测任务后,继续实施拓展任务,已累计巡视探测358个火星日,行驶1921米

2022年6月29日

环绕器实现了全球遥感探测,目前已运行超过1000天,状态良好,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积累原始数据。

▍ 3.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国内    05-17  

      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 4.长四丙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4星

长四丙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4星
 国内    03-31  

      3月31日14时27分,长征四号丙遥四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针对不同类型卫星,可采取灵活的发射方案,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一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长征四号丙    

▍ 5.中国4颗卫星构成首个车轮式卫星编队

中国4颗卫星构成首个车轮式卫星编队
 国际    03-30  

      3月3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四颗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卫星(宏图一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组卫星在轨构成国际上首个车轮式卫星编队,四颗卫星犹如在太空中飞行的车轮,主星位于车轮中部,三颗辅星均匀分布在车轮轮毂上。

▍ 6.祝融号已在火星留下近四千个“中”字

祝融号已在火星留下近四千个“中”字
 国内    01-17  

      1月17日报道,祝融号火星车后轮上有两个“中”字,目前已行驶1900多米,留下近4000个“中”字。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根据字间距可判断是否出现打滑等风险。

事件脉络

2020年7月23日

祝融号,为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21年4月24日

2021年4月24日,中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火神祝融登陆火星的意思。祝融英文名称采用直接音译方式确定为:“Zhu Rong”。

2021年5月22日

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2021年6月11日

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公布。

2021年8月23日

8月23日,祝融号火星车平安在火星度过100天,更是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的关键一天。

▍ 7.神十五归航

神十五归航
 国内    06-04  

      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完成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进行了4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实验奠定了基础。

《事件薄》:作为迄今为止执行任务时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他们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还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


事件脉络

2022年11月29日 23时8分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2022年11月30日 5时42分

神舟十五号成功自主对接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2022年11月30日 7时33分

神舟十五号乘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2022年12月2日

神舟十四、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空间站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3年6月2日

神舟十五、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

▍ 8.俄罗斯成功发射“月球-25”号探测器

俄罗斯成功发射“月球-25”号探测器
 俄罗斯    08-11  

    8月11日报道,俄罗斯当日在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月球-25”号月球探测器,这也是俄罗斯现代史上的首次探月任务,探测器完全采用俄罗斯国产零部件制成。在此之前,苏联曾在1958年9月至1976年8月期间执行过24次正式的探月任务。
    据悉,“月球-25”号月球探测器计划于8月21日在月球南极博古斯拉夫斯基环形山(Boguslavsky crater)附近着陆,科学研究任务期限为一年。该探测器配备了分析月球土壤、等离子体和尘埃成分的仪器,以确定月球是否存在水、稀有矿物等资源。

《事件薄》:就在俄罗斯发射“月球-25”号探测器前不久,印度“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已于8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并计划于8月23日在月球南极着陆。如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按计划运行,将比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提前2日抵达月球表面,并使俄罗斯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南极附近实现软着陆的国家。


▍ 9.中国成功发射中星26号卫星

中国成功发射中星26号卫星
 国内    02-23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19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6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为固定终端、车/船/机载终端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63次飞行。

▍ 10.长二丁运载火箭一箭14星

长二丁运载火箭一箭14星
 国内    01-15  

      1月15日11时14分,长征二号丁遥七十一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齐鲁二号,齐鲁三号,珞珈三号01星,金紫荆卫星三号、四号、六号,吉林一号MF02A03、04、07星,高分03D34星,海河一号,沃福曼号,北邮一号,天智二号D星共14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有可靠性高、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可支持单星、多星并联、串联、搭载等多种形式的发射需求。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3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长征二号丁    

▍ 11.我国2030年前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

我国2030年前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
 国内    07-1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今天上午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披露,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
    目前,我国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是: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环月轨道在轨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其后,月面着陆器将单独下降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在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将乘坐着陆器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事件脉络

2013年3月13日

2013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根据航天白皮书公布,中国已开始载人登月工程关键技术的攻关。

2023年5月29日

2023年5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2023年7月12日

2023年7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披露,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2023年7月17日

2023年7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公告,为充分利用飞行任务资源,推动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拟随月面着陆器搭载科学载荷,在月面开展有关科学探测活动。现征集科学载荷方案。

2023年7月23日

7月23日,据央视新闻,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消息,中国载人登月火箭长征十号的主发动机22日又完成了一次点火试车,验证了火箭飞行任务对发动机的全部要求

▍ 12.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国内    07-09  

     7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事件薄》:为中国航天点赞!


▍ 13.长七成功将天舟六号送入预定轨道

长七成功将天舟六号送入预定轨道
 国际    05-10  

      5月10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托举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顺利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2023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本次发射是长七火箭与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第六次携手奔赴太空,六战六捷,配合十分“默契”。 原文链接

长征七号     天舟六号    

《事件薄》:“航天人一次次用成功刷屏,中国人抵达的远方更高、更远。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们的脚步也不会停歇。”火箭院长七型号队伍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说。


事件脉络

2012年7月

天舟货运飞船系统进入初样研制工作。

2022年5月16日

天舟六号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开始总装

2023年3月12日

舟六号货运飞船运往文昌航天发射场,计划于5月实施发射

▍ 14.新一代的火箭贮箱完成低温爆破试验

新一代的火箭贮箱完成低温爆破试验
 国内    07-26  

     7月26日,新一代的火箭贮箱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完成了低温爆破试验,试验验证了火箭贮箱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符合火箭使用要求,将为我国后续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基础。
    火箭的贮箱就像汽车的油箱,是火箭储存燃料的部件,这次试验,就是验证最新研制的火箭贮箱在极限环境下的相关性能。经过约半小时的增压操作后,火箭贮箱的内部结构和外壁出现破损,液氮从贮箱内喷出,工作人员随后对试验过程中获取的参数进行了分析。

《事件薄》:未来将有望应用于长征七号改、长征八号改等新一代运载火箭。


▍ 15.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五号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五号卫星
 国内    06-20  

      北京时间2023年6月20日11时1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7次飞行。

▍ 16.SpaceX完成2023年首发

SpaceX完成2023年首发
 美国    01-03  

      1月3日,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把114颗卫星送入轨道。

猎鹰9号     SpaceX    

▍ 17.印度“月船3号”发回首批照片

印度“月船3号”发回首批照片
 印度    08-07  

     8月7日报道,在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3号”5日进入月球轨道后,印度航天局于7日公布了该探测器拍摄的首批照片。图像显示,“月船3号”已经距离月球越来越近,月球表面环形山在照片中清晰可见。
    报道称,“月船3号”预计将于8月23日抵达月球表面。如此次印度挑战受控落月成功,将成为继美国、苏联及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与此同时,印度还将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南极附近实现受控软着陆的国家。

▍ 18.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
 国内    07-27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7日4时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0次飞行。

▍ 19.印度第三次探月

印度第三次探月
 印度    07-14  

     当地时间7月14日14时35分许,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务“月船3号”(Chandrayaan 3)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搭乘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LVM3火箭从印度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升空,计划实现印度首次登月。
     “月船3号”由着陆器“维克拉姆”(Vikram)和月球车(Pragyan)组成,两者携带了科学仪器。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在8月23日左右在月球南极附近软着陆,在月球表面开展14天科学活动。如果着陆成功,印度将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

《事件薄》:印度的探月任务可以追溯到2008年。印度第一个月球探测任务“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发射升空。11年后,印度第二个月球探测任务“月船2号”于2019年7月22日发射,旨在让月球车登陆月球南极。但在2019年9月7日,“月船2号”的着陆器在预计软着陆前几分钟坠毁于月球表面,印度首次探测器登月尝试失败。


▍ 20.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

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
 国际    07-01  

     美国东部时间1日11时12分(北京时间1日23时12分),欧几里得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欧洲航天局确认,已通过位于澳大利亚的地面站接收到来自欧几里得的信号。
    欧洲航天局表示,欧几里得任务旨在探索宇宙两大神秘组成部分——暗物质和暗能量,以帮助了解宇宙的构成。据介绍,欧几里得将观测100亿光年范围内的数十亿个星系,以创建迄今最大、最精确的宇宙3D地图。这一详细图表包含星系形状、位置和运动状况等信息,将揭示宇宙物质分布以及宇宙演变过程,以帮助天文学家推断宇宙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属性,增加人类对重力作用以及宇宙本质的了解。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相关文章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