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斡旋沙伊复交

近段时间,在中方的积极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一事,持续引发全球关注。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10日,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次轰动全球的外交突破,也是中国第一次主导化解东亚之外的他国僵局。
作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分支的代表国家,沙特和伊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既夹杂着民族宗教的历史纠葛,也有现实的地缘政治利益纷争,可谓复杂难解。2016年初,双方中断外交关系,正是一系列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
原文链接
《事件薄》:沙伊复交意义重大,首先是因为在历史问题、地缘政治、教派冲突等因素影响下,两国关系长期紧张,已成为影响中东和平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两国能在中国的斡旋下达成协议实属不易,在中东地区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2022年10月
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2023年2月
习近平主席接待伊朗总统莱希访华。
2023年3月6日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
2023年3月10日
沙伊两国达成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
2023年4月6日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见证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签署联合声明,沙伊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 2.SpaceX完成2023年首发
▍ 3.查尔斯三世加冕
▍ 4.韩国室温超导材料事件

7月22日,韩国研究团队发布论文宣称实现了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LK-99)”后,随即在全球引发热潮。该发现在引起全球物理学界轰动的同时,也引来大量业内人士的质疑。
“室温超导”现在有多火?从资本市场的反应可见一斑。A股超导板块本周连续大幅上涨,而美国股市中一家名为“美国超导”的公司更是一度暴涨150%。
《事件薄》:磁悬浮列车满街跑,新能源汽车充电五分钟续航2千公里,手机也能变超算,电力超长距离无损传输……这样科幻电影般的世界,现如今被“室温超导”撬开了门缝。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
2023年7月22日
全球物理学界迎来爆炸性消息:韩国一个科学家团队表示,他们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超导材料,一种名为“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LK-99,一种掺杂铜的铅磷灰石)”的材料。
2023年7月29日
韩国室温超导团队的一名成员李硕裴表示,论文存在缺陷,系一名成员擅自发布,已要求下架。
2023年7月30日
上海市超导材料及系统工程中心主任洪智勇:韩国研究团队近期公布的超导体"极大概率"不能实现室温超导。
2023年7月31日
韩国“全球首个室温超导”研究成员回应:LK-99材料或可在一个月内被复制,团队可提供指导。
2023年8月1日
LK-99首批重复实验结果出炉:三篇论文两篇来自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对合成的LK-99检测发现,它的室温电阻不为零,也没有观察到它发生磁悬浮。该论文称,上述材料表现出的表现出特征类似半导体,而非超导体。
▍ 5.维珍银河完成首次商业太空飞行

当地时间6月29日,维珍银河完成首次商业太空飞行,成功将付费乘客送入太空边缘并返回。
维珍银河是为数不多的几家知名上市太空公司之一,正在与杰夫·贝佐斯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和同为亿万富翁的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展开竞争,主要为那些愿意花钱体验超音速火箭速度、微重力和从太空观赏地球奇观的富有客户服务。
首次商业太空飞行共有4名乘客,其中包括2名意大利空军、1名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付费客户和1名维珍银河宇航员教练。另外,还有2名太空飞机驾驶员。
《事件薄》:这次飞行标志着维珍银河的重大突破,在经历了近20年磕磕绊绊的发展后,终于成功开启了商业服务。
2016年2月19日
“维珍银河”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式发布未来用于太空旅行的新版太空船。
2021年5月22日
维珍银河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进行首次载人火箭飞行试飞获得成功。6月25日消息,维珍银河获批实施载人飞行。
2021年7月11日
维珍银河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乘坐维珍银河的“VSS Unity”太空飞机,从新墨西哥州的Spaceport America太空港出发,飞往太空[8]。当地时间7月11日11时41分许,飞机着陆,布兰森全球首次商业太空旅行成功。
2022年2月16日
维珍银河宣布,太空飞行机票2月16日对外开售,机票每张45万美元起,预定的客户,需先支付15万美元的定金,其中2.5万美元是不能退还。
▍ 6.印度列车相撞事故已致288死900伤

印度奥迪沙邦6月2日晚发生的列车相撞事故已致288人死亡,超过900人受伤。印度铁道部宣布向死者家属、重伤者和轻伤者发放赔偿金。
当地时间6月2日19时左右,一列从加尔各答开往金奈的客运列车在奥迪沙邦巴拉索尔地区的巴哈纳贾火车站附近脱轨,10多节车厢散落四周,一些车厢落在对向轨道上。随后,一列由班加罗尔开往加尔各答的客运列车从对向轨道驶来并撞上脱轨的车厢,造成该列车的几节车厢也脱轨。
《事件薄》:印度广泛的铁路网络受到基础设施老化和维护不善的困扰,而这些因素往往是事故的罪魁祸首。
▍ 7.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捕
▍ 8.阿盟同意叙利亚重返阿盟

5月7日报道,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当天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外长级紧急会议,讨论苏丹危机及叙利亚重返阿盟问题,会上同意叙利亚重返阿盟。
2011年3月
美国中情局策动叙利亚边境小城德拉流血冲突,叙利亚动荡由此升级。
2011年7月
在美国操控下叙利亚反政府武装“自由军”在土耳其成立。
2011年8月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宣布巴沙尔必须下台,因其是“国家转型的障碍”。美国广播公司在相关报道时特别提到,美国官员表扬了阿盟,称他们“发出与美国类似的声音谴责了巴沙尔。”
2011年11月
阿盟中止了叙利亚成员资格。
▍ 9.全球军费连续第八年保持增长

近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2022年全球军费开支数据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以实际购买力计算,2022年全球军费连续第八年保持增长,比2021年增加3.7%,总开支高达2.24万亿美元。
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军费实际支出高达877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的39%。欧洲军费开支达4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是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多的地区,首次超过1989年冷战结束时的水平。
《事件薄》:专家认为:全球军费增长进入加速期,与当前国际安全局势的新变化密切相关。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进入战略冒险期,为维护其霸权地位,不惜挑起大国对抗;二是大国博弈空前激烈,新旧两种力量的较量朝着竞争与对抗的方向发展;三是大国激烈对抗严重冲击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形势,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不安全感大幅上升,加强军备建设成为必然选择。
▍ 10.克宫上空疑遭入侵

5月3日,两段疑似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上空遭入侵的画面在网上流传。克宫方面表示,乌克兰于当天凌晨出动两架无人机对俄总统官邸进行袭击。事件发生后,乌克兰方面表示“没有参与”对克里姆林宫的无人机袭击。
▍ 11.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股价暴跌49.38%

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股价暴跌49.38%至8.1美元。据悉,今年以来该银行的股价已经下跌了93%以上。
第一共和银行存款的大幅下降,再次引发人们对银行业的担忧。此外,第一共和银行已经被股东起诉,股东指控第一共和银行隐瞒了利率上升如何导致存款外流从而威胁其业务模式。该诉讼称,第一共和银行在其2020年年报中淡化并隐瞒了潜在利率上升、存款结构的任何相关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存款外流对公司构成风险的可能性和程度。
▍ 12.SpaceX星舰升空后爆炸

美国时间4月20日8时33分时许,SpaceX“星舰”系统满载着超过4500公吨推进剂从得克萨斯州起飞,执行首次轨道级测试飞行任务,但升空不久后爆炸。
马斯克曾预测“星舰”首飞成功率50%,暗示火箭可能在第一次轨道试飞尝试时爆炸。“星舰”系统由第一级“超重”火箭和第二级“星舰”飞船构成,未来两者皆可重复使用。但本次发射并不打算让“星舰”飞船垂直着陆或利用发射塔捕获“超重”火箭助推器。按照原计划,从得克萨斯州南部升空后,“星舰”将进入地球轨道向东飞行,“超重”火箭助推器会落入墨西哥湾,剩下“星舰”飞船独自飞越大西洋、非洲南端和印度洋,最后在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溅落。
《事件薄》:“星舰”经历了多代技术迭代,原型机一边爆炸一边“出炉”,一路试错一路更新,将马斯克用互联网思维造火箭的想法发挥到极致。
▍ 13.朝鲜成功试射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
▍ 14.巴林与卡塔尔决定恢复外交关系
▍ 15.沙伊联合声明恢复外交关系

4月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沙伊外长会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会晤后,秦刚见证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事件薄》:沙伊握手言和的一小步,也是人类跨越冲突、实现和解的一大步。
▍ 16.芬兰正式加入北约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芬兰将于4日周二正式加入该军事联盟,成为其第31个正式成员国。这也是自2020年北马其顿加入北约以来,北约首次扩容。
芬兰于2022年5月18日正式递交加入北约的申请。按照规程,北约必须在30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前提下才能吸纳新成员。今年3月30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批准了芬兰加入北约,芬兰完成北约30个成员国的核准入约。
▍ 17.韩日同意重启“穿梭外交”

当地时间3月16日,韩国总统尹锡悦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举行会谈,双方同意恢复“穿梭外交”,将加强两国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广泛领域的交流。这是约5年来韩国总统首次赴日举行韩日首脑会谈。
尹锡悦表示,会谈继承发展《21世纪韩日新伙伴关系共同宣言》的精神,并为从历史不幸中走出来开启“韩日合作新时代”迈出了第一步。韩日商定将加紧讨论加强安全、经济、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并建立“韩日经济安全对话”机制。
在此次会议上,韩日双方都强调了应对朝鲜核威胁的必要性,将强化以美国为核心的日美韩三国安保合作。日韩双边也将推进合作,诸如协调重启防务部门举行的日韩安保对话等。另外,两国宣布《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完全恢复正常。
2004年12月
“穿梭外交”是指韩日领导人随时互访并举行首脑会谈,由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与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共同商定。
2011年10月
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问韩国,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随后于12月回访日本。
2012年8月
李明博首次登上独岛,激起日本强烈反对,韩日关系陷入僵局,“穿梭外交”至此10年未能恢复。
2018年2月
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出席了平昌冬季奥运会开幕式。
2022年6月29日
拜登,岸田文雄和尹锡悦在北约马德里峰会期间举行会晤,美国主导下的日韩“和解”
▍ 18.菲律宾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19.欧盟宣布第十轮对俄制裁方案
▍ 20.美国俄亥俄州火车脱轨事件

当地时间2023年2月3日晚,美国俄亥俄州一列火车脱轨并引发火灾,导致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大火从3日21时延续到次日早上。
氯乙烯是一种有毒易燃气体,具有较大毒性和风险,常用于包装材料、家庭用品、电线涂层等塑料制品中。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警告表示,接触氯乙烯可能会引起头晕、嗜睡和头痛,长时间吸入氯乙烯可能引发脑癌、肺癌和某些血液癌症。
2023年2月3日
俄亥俄州扬斯敦市以南约15公里处,一列火车突然脱轨,并引发了火灾
2023年2月4日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官员表示,脱轨火车的部分车厢通过安全释放阀释放了一些氯乙烯。该委员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脱轨火车部分车厢载有危险物质氯乙烯。
2023年2月16日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已经拒绝了俄亥俄州州长提出的联邦灾难援助请求,并认为该州“目前没有资格获得援助”。
2023年5月
一家独立检测机构表示,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生列车脱轨导致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的东巴勒斯坦城周围,又发现了9种新的二噁英有毒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