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事件时间轴   >  加沙决议中国投下赞成票,美以真想停火?一文带您了解加沙苦难之路!

加沙决议中国投下赞成票,美以真想停火?一文带您了解加沙苦难之路!

导读

加沙,位于巴勒斯坦的南部,夹在以色列和埃及之间,是一条狭长的飞地。占地365平方千米,生活着大约230万居民,承载着世界上最高人口密度。 以色列围绕着加沙筑起了一道高达8米的围墙,将其与外界隔离,使这片土地变成了一个无法逃脱的巨大监狱。;加沙早期历史;加沙落入英国手中;实行巴以分治;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第一次中东战争;埃及军事统治;以色列占领加沙;修建种族隔离墙;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巴以签订《奥斯陆协议》

世界最大露天监狱,已经没有裹尸袋了...

加沙,位于巴勒斯坦的南部,夹在以色列和埃及之间,是一条狭长的飞地。占地365平方千米,生活着大约200多万居民,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以色列围绕着加沙筑起了一道高达8米的围墙,将其与外界隔离,使这片土地变成了一个无法逃脱的巨大监狱。

加沙长期被以色列封锁,冲突的爆发不可避免,不反击就是“慢性死亡”!

自从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成了鲜血染红的战场。

哈马斯的突袭让以色列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挫败,以色列的疯狂报复,每一天都在夺走无辜者的生命。

这一场“非对称战争”直接戳破了犹太人苦心经营多年的泡沫,他们从原本被驱逐、被屠杀、被迫流浪的悲情受害者,变成了疯狂通过武力侵略,来实现领土扩张的国家。

截至24年6月9日,加沙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至少37084人死亡,另有84494人受伤。 

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美国提交的一份加沙地带相关决议,呼吁哈马斯和以色列接受停火协议,以尽早结束持续8个月的巴以冲突。

在表决中,中国投下了赞成票!

傅聪大使表示,立即实现永久停火,这是中方连续几个月来的强烈呼吁,也是深陷苦难中的加沙民众最迫切的期盼。从制止更多杀戮、缓解人道灾难的迫切需求出发,中方对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

为什么在这片土地上会爆发如此多的战争和冲突?美国为何从力挺以色列转变立场到呼吁永久停火?巴以会因此真正实现永久和平吗?

就由小编带您了解加沙的苦难之路!

1

时间轴

一战结束

▍ 加沙落入英国手中

加沙落入英国手中

早期的加沙曾是埃及的领土,之后被波斯、希腊和罗马等帝国所统治。到了19世纪,奥斯曼帝国将加沙纳入了帝国的版图。

一战结束后,作为轴心国的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原本掌控的巴勒斯坦也就落到了英国手中。但那时候的巴勒斯坦还属于阿拉伯人,缺少内部矛盾的挑拨平衡,导致英国很难管理这片土地。所以英国引入了犹太人,允许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定居。

这很像英国统治印度的时代,通过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教徒之间的冲突,从内部瓦解印度,从而实现对印度的统治。所以英国把这一套复制在了巴勒斯坦,但这也为以后的巴以冲突埋下了伏笔。

1937年

▍ 实行巴以分治

实行巴以分治

二战后在美苏的压力下,英国不得不放弃大部分殖民地。

1937年,英国提出结束对巴勒斯坦的托管,将巴勒斯坦分为2个国家,一个是犹太教为主的以色列,另一个是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勒斯坦,实行巴以分治,这就是“两国方案”的雏形。

正是这个方案给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带来了几十年的冲突与战争。

1947年11月

▍ 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

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

该方案将巴勒斯坦分为三个独立的区域:

一个犹太国家,一个阿拉伯国家,以及一个由联合国国际控制的耶路撒冷城。

客观来讲,这个分治计划对阿拉伯人不公平,该计划使人口约占33%的犹太人获得了近56%的土地,而占到总人口67%的巴勒斯坦人则仅占44%的面积。但当时考虑的几个因素如下:

一是西方世界因为二战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而感到亏欠。

二是阿拉伯在二战时同纳粹德国的勾结让英美认为需要对他们给予一定的惩罚。

三是犹太人在美国有相对强大的势力。当年有人和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及这个方案对阿拉伯人不够公平时,杜鲁门回复那又能怎么办,阿拉伯人在美国又没有上百万张选票?

阿盟在决议通过后第二天便下令对以色列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攻击建筑、商店、以及住宅区。而犹太人则展开还击,很快便蔓延成了大规模的冲突,即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

▍ 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随着英国在巴勒斯坦的殖民统治结束,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加剧,最终导致1948年5月新成立的以色列国与其阿拉伯邻国之间的战争。

数以万计的巴勒斯坦人在逃离或被赶出家园后在加沙避难。入侵的埃及军队占领了一条25英里(40公里)长的狭窄沿海地带,从西奈半岛延伸到亚实基伦以南。难民的涌入使加沙的人口增加了两倍,达到约20万。

1950年到1960年

▍ 埃及军事统治

埃及在军事总督的领导下控制了加沙地带二十年,允许巴勒斯坦人在埃及工作和学习。

1967年

▍ 以色列占领加沙

以色列占领加沙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几乎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

虽然在国际压力下,以色列被迫归还了加沙地区和约旦西岸。在此基础上,“两国方案”被正式敲定,巴勒斯坦也建立了自己名义上的政府,但实际上巴勒斯坦仍然受到以色列的实际控制,其中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愈发严重,并且呈现出对加沙地区不断蚕食的态势。

以色列就在加沙地带相继建立了21个犹太人定居点,其面积占加沙地带总面积的20%。说到底,这依旧是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进行实际控制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肯定是彻底吞并加沙。这些成为巴勒斯坦人日益怨恨的根源。

1987年

▍ 第一次巴勒斯坦起义爆发

第一次巴勒斯坦起义爆发

起义的导火索是1987年12月9日,在加沙地带北部的贾巴利亚难民营,一辆以色列军车撞死了四名巴勒斯坦工人。

由于传言是以色列国防军故意为之,这一事件迅速成为了巴勒斯坦人内心积压怒火爆发的助燃剂。他们走上街头,向以色列军队投掷石块、燃烧瓶等物品。

这种抗议很快蔓延到约旦河西岸地区和东耶路撒冷等地,形成了一场规模空前、持续时间长达六年的大规模起义。

这场起义最直接的结果就是1993年奥斯陆协议。


1993年

▍ 巴以签订奥斯陆和平协议

巴以签订奥斯陆和平协议

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白宫草坪会面,签署一项许多人认为可能成为该地区和平预兆的协议 - 《奥斯陆协议》

随着以色列继续非法占领巴勒斯坦领土,该协议本应开始的和平进程已经胎死腹中,而巴勒斯坦人民离建立独立国家并没有更接近,甚至有人认为距离更远。

随着《奥斯陆协议》慢慢破裂,以色列将定居点建设扩大了两倍。1993年至2000年间,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人口达到有史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

该协议将使拉宾和阿拉法特在次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虽然能换来诺贝尔奖,但却换不来和平!

2000年

▍ 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爆发

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爆发

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继续建立定居点之举满腔怒火。哈斯马因此展开爆炸行动,意图摧毁和平进程。

这期间,哈马斯起义者使用枪支火炮,以及自杀炸弹,对以色列军事和民用目标发起袭击。以色列发起空袭和炮击作为报复,重点打击哈马斯。以巴关系陷入新低谷。

哈马斯的政治影响力迅速增加,而法塔赫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尤其是2006年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法塔赫被哈马斯击败。

面对越来越大的人员伤亡,以色列在2003年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达成撤军协议。

2003年

▍ 修建种族隔离墙

修建种族隔离墙

一直到2003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控制得到空前加强,以色列祭出了终极大杀器——修建种族隔离墙。这一座隔离墙高达8米,每十几米就有一个岗哨,把加沙地带围了个结结实实。

加沙平民一旦尝试翻越隔离墙的均会遭到无差别射杀,任何人出入加沙地带,都需要得到以色列政府的许可,而获得这个许可几乎是难如登天。

这意味着在一片仅有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要挤着超过200万的巴勒斯坦人,且他们还不能与外界正常交流。

除此之外,任何进入加沙地带的物资都被管控,像粮食、水源、药品进入加沙都受管控,像战略物资金属、水泥等原材料,更是被严禁流入。

所以与其说加沙地带是以色列给巴勒斯坦人的“自治区”,倒不如说是以色列给加沙人专门建造了一座超大型的“露天监狱”。

在加沙地带,超过一半的人口年龄在18岁以下,这说明加沙地带死亡率出奇地高,死亡原因无非是缺粮、缺水、缺药以及连绵不断的冲突和战争。

除此之外,在频繁爆发的巴以冲突之下,加沙已经成了以色列宣泄对哈马斯武装不满的出气筒,加沙地区的基础设施一直被反复轰炸。

2005年

▍ 以色列撤军

以色列撤军

巴以在2003年达成“以军撤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换取巴方停止袭击的协议”,在2005年,以色列军队全部撤离加沙。

以色列拆毁了所有的犹太人定居点,并撤走了军队,将六十万巴勒斯坦人死死困在了加沙,这里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监狱。

由于哈马斯的袭击越来越多地针对以色列平民,并宣称“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此后不久,哈马斯被国际社会认定为恐怖组织,开始受到西方各国的打压。

2014年

▍ 加沙再次陷入孤立

加沙再次陷入孤立

更令加沙地区巴勒斯坦人雪上加霜的则是来自埃及的打压,埃及领导人法塔赫·塞西视哈马斯为威胁,同时他也不愿意再和以色列交恶,命令关闭西奈半岛的边境线,还把地道全部炸毁。

这一举措使加沙再次陷入孤立,经济状况也急转直下。加沙的经济犹如处在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不断受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之间的冲突、袭击和报复循环的波及。

贫困,饥饿,传染病让这里的难民死亡率超高,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反而让哈马斯的支持者越来越多。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并将席卷整个巴勒斯坦土地!

2023年10月7日

▍ 阿克萨洪水行动

阿克萨洪水行动

10月7日凌晨6点,一场名为“阿克萨洪水”军事行动展开。

在短短6小时内,超过5000发火箭弹和迫击炮弹的密集覆盖为哈马斯卡桑旅突击队提供了强大掩护。这支队伍通过海上小艇登陆、水下潜水员潜入、地面摩托车和皮卡车辆突击、空中动力伞降落以及地下隧道渗透——在短短8小时内迅速突破了以色列军在加沙边界的防御线,并劫持了200多人质。

随后,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发起了“铁剑行动”,包括对平民目标的打击。

截至2024年6月9日,加沙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至少37084人死亡,另有84494人受伤。

2024年6月8日

▍ 为救4人,杀害上百人!

为救4人,杀害上百人!

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发动袭击,造成造成274人死亡,另有698人受伤。以色列军方发言人称,以军基于“精确的情报”策划了此次行动,从难民营的两栋公寓楼内救出了4名被扣押人员。

"以色列试图塑造一个成功的故事,却让巴勒斯坦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丧心病狂已经成了以色列政府的常态。


2024年6月10日

▍ 安理会通过加沙停火倡议

安理会通过加沙停火倡议

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美国提交的一份加沙地带相关决议,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接受停火协议,以尽早结束持续8个月的巴以冲突。

在15个安理会成员国中,该决议获得14票赞成,0票反对,俄罗斯投了弃权票。中国投下了赞成票。

根据决议草案,该停火提议将分三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实施“立即全面彻底停火”,以军从加沙地带所有人口聚集区撤出;哈马斯释放妇女、老人和伤员等部分被扣押人员,并归还部分遇害人员的遗体;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在第二阶段,哈马斯将释放剩余被扣押人员。作为交换条件,以军将全部撤出加沙地带。

第三阶段将开启加沙地带的大规模重建计划等。

美国为何从力挺以色列转变立场到呼吁永久停火?

一是美国国内反以情绪高涨。美国一直无底线包庇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引起美国年轻选民群情激昂,美国大学更是出现挺巴抗议潮,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一度大跌超过99.97%。由于年轻选民在势均力敌的选情面前,将成为关键票数。

二是以色列已基本达成行动目的。从去年10月至今的240多天里,以军已经对加沙实施了扫荡式打击,杀人诛心的效果基本实现。

三是美国必须防止以色列内部出现分裂。6月9日,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国家团结党的成员、前陆军参谋长艾森克特宣布退出战时内阁,至此,以色列战时内阁只剩下三名成员。

以色列会同意停火吗?

似乎很难!

以色列代表纳夫塔利在停火决议投票后发言表示,以色列的目标非常明确且不会改变,即“将所有人质带回家,摧毁哈马斯的能力……并确保加沙未来不会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巴以会因此真正实现永久和平吗?

要实现巴以永久和平,需要回归巴以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必须支持巴勒斯坦建国。

只有巴勒斯坦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巴以问题才能得以实现彻底解决。

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5月10日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接近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

支持巴勒斯坦建国,按照国家地位尊重巴领土主权完整,才是实现巴以永久和平的基石。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