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事件时间轴   >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为何西方屡屡设障?一文了解中国新能源逆袭之路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为何西方屡屡设障?一文了解中国新能源逆袭之路

导读

世纪之交的北京,长安街行驶的100辆轿车,其中98辆都是合资品牌。直到2023年,中国汽车第一次居于世界汽车出口第一名,高端产品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到哪里呢?是汽车强国,比如说德国这样的欧洲市场,真正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的逆袭之路。;新能源的战略选择;锂离子电池开始用于轿车;新能源汽车的强国战略;新能源汽车元年;我国开启“十城千辆”计划;蹒跚成长;千磨万击;雾霾之下,给新能源加一点动力;用力生长才能突破那个存亡临界点;迈入弯道超车阶段

世纪之交的北京,长安街行驶的100辆轿车中,其中98辆都是合资品牌。

二十多年前,谁能想到,我们在电动汽车领域征程上从无到有,经历起伏,弯道超车走到国际靠前的位置。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出口量飙升至5百多万辆,跃居全球首位,而且出口汽车中的高端产品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到哪里呢?是汽车强国,比如说德国这样的欧洲市场。

逆袭之路,从来都没有容易二字!

就由小编带您了解中国新能源20年逆袭之路。

1

时间轴

2003年

▍ 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席卷了全国。对当时的汽车产业也造成了冲击。消费者认为私家车可以减少与他人接触,进而减少被非典感染的风险。导至轻型载货汽车销量下降,私家车的销售却出乎意料地增加了不少。所以带来了中国轿车进入家庭的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年,当年销售了400万辆汽车。

大家惊呼:“中国进入了汽车社会!”

人们对未来的汽车增长感到既兴奋又焦虑,因为这将大量消耗石油资源。

其实国际汽车界已经开始研发汽车的低碳减排技术,尤其是1997年,丰田汽车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普瑞斯,引起全球的关注,当然也受到了中国的关注。

2003年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战略研究能源领域专家组给中央一个专报材料,就是我国交通能源面临的挑战与战略选择。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思路。

2008年

▍ 新能源汽车元年

2008年,是大事扎堆发生的一年。

全球经济危机,油价飙升!

在国际上,奥巴马政府上台,提出新能源战略。

在技术领域,新一代的锂离子电池开始用于轿车,开启了电池领域百年未有的技术革命。

与此同时,我国出现10款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

中国举行奥运会,奥运村引进55辆国产电动大巴接送运动员,中国自主生产的500辆新能源汽车首次亮相。

我国新能源崛起之路就这样开始了,这年也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

2009年

▍ 我国开启“十城千辆”计划

我国开启“十城千辆”计划

“十城千辆”计划,即每年在大约10个城市、每城推出大约1000辆新能源汽车。

回顾“十城千辆”,3年时间发展30个城市,每座城市1000辆,累计销量目标只有30000辆。这个数据在如今已微不足道,而当时达成这一目标难如登天。

据统计,3年时间“十城千辆”累计销量2.7万辆,推广城市只有23座。

然而,正是这次算不上非常成功的尝试,揭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在国补、免征购置税、路权、配套基础设施快速跟进等扶持政策的强大合力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实现爆发式增长。

2010年

▍ 蹒跚成长

到了2010年底,新能源汽车产业被确定为中国“七大战略重点新兴产业”之一,这预示着中国正式确立起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

但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试点城市虽扩大到25个,但这一阶段企业并未向市场提供足够多的新能源车车型,且早期技术不成熟;从后来公布的结果数据来看,全国总量没有超过1万辆,份额连0.1%都没有。

彼时,新能源汽车更像是一个初生的婴儿行业,在补贴扶持、政策探索下蹒跚成长。

2010-2012年

▍ 用力生长才能突破那个存亡临界点

用力生长才能突破那个存亡临界点

2012年底,大洋彼岸,特斯拉Model S季度销量突破五千辆。当时,马斯克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称终于突破产能地狱。

那时候,国内电动车产品力还在蹒跚前行。资本市场追的是“车展行情”,看车展有没有能开出科技园的新能源车。最早的试验车,续航100多公里,根本跑不出工业园、上不了路。

充电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扶持也远远不足,“半路抛锚,车主推车”的新闻浇灭想买新能源车的苗头。有人还编成数来宝:凌晨抛锚,艾叶泡脚;地库自燃,烟熏火燎;柴油板车,大充电宝。

新生总是千磨万击,用力生长才能突破那个存亡临界点。

2013年

▍ 雾霾之下,给新能源加一点动力

雾霾之下,给新能源加一点动力

2013年冬天,一场大雾霾笼罩全国,空气治理引起高度关注。

北京在两年前开启汽车摇号后,作为试点城市,又开始分配更多名额给新能源汽车。有牌照、不限行,这个政策大大激发了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北京很快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

此时,全国新能源车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展到88个。

2014年

▍ 新能源汽车的强国战略

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产业化,但是在产业化的初期还是困难重重。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汽,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确立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强国战略

2015年

▍ 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

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

在高层定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后。经过强政策的介入和消费引导,大巴车的电动化完成,家用车导入成功,用户逐渐开始不排斥买新能源车。

2013-2015年的短短两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实现了从1.8万辆到33万辆的爆发性增长。中国在2015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国家也随即开始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释放了补贴将逐年退坡的信号。

2016年

▍ 补贴政策加速退出

补贴政策加速退出

资本市场遭遇开年熔断的打击;新能源汽车行业,也面对骗补事件的媒体曝光,联合审查中揭露了投机者在其中套补的种种。

电动车迎来补贴政策加速退出的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由“胡萝卜式”补贴,转向“大棒式”强制法规。

2017年

▍ 迈入弯道超车阶段

迈入弯道超车阶段

资本天生嗅觉灵敏。

2017年的时代背景是,智能手机战场来到后半场,科技资本巨头们也一直都在积极寻找下个流量入口。因为政策导向,巨量资本开始涌入新能源车行业,穿梭于平行空间的互联网大厂们,在新能源造车赛道上相遇了。

至此,新能源车发展迈入弯道超车阶段!

2018年

▍ 马斯克都打到家门口了

马斯克都打到家门口了

2018年还有一条大鲶鱼被引入。马斯克抓住了中国建厂的机会,不久特斯拉上海公司成立,面积1300亩,10月拿地,12月平土,有条不紊。

中国造势新势力的产品力也被不断激发。某车CEO在微博上大喊,“各位前辈,马斯克都打到家门口了!”

国家引入外资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再造当年苹果产业链的辉煌,也促使国内企业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此时,对国内造车新势力来说,命运之手偏向谁,还未定论。

当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年产量突破100万辆大关。

2020年至今

▍ 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

钟摆已到加速阶段。

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36.7万辆,已连续3年破百万,并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为5.4%。

2021年,这个数据进一步刷新:全年渗透率超10%,全年销量近300万台,同比增长169%。新能源车正逐步蚕食燃油车市场。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将接近40%,且新能源车意向购买用户已与燃油车旗鼓相当。

所谓渗透率,是对市场上当前需求和潜在市场需求的一种比较。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10%,意味着每卖出10辆车中,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从过去大部分新兴事物的发展历史来看,10%渗透率是成长性行业从萌芽期到成长期的关键拐点:10%之前很容易夭折、不成气候;但超过10%以后,就很容易打破次元壁,彼此影响甚至形成气候。

随着中国和欧洲市场相继越过这个关键拐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引发美、欧的竞争压力。

美财政部长耶伦炒作所谓的过剩产能论,欧洲反补贴调查,突出的就是一个不要脸和又当又立。

为了压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美欧相继对我国加征关税。

2

关税大棒

美国对华电动车加征100%关税

拜登政府对中国启动新一轮关税战。在原来25%的基础上,美国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

曾经高举“自由贸易”,叫中国打开国门的列强,如今却自己把门关上了。

中国自主品牌都没卖几辆车去美国,美国制裁的是谁呢?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经过近8个月的反补贴调查,欧盟委员会在6月12日宣布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暂时性反补贴关税。

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告,对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三家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分别征收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对中国其他不配合调查的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缴纳38.1%的反补贴税。

在历史的洪流中,贸易的船只总是不可避免地遭遇风浪。

关税大棒虽然给中国新能源车企带来了压力,但却难挡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的步伐。

3

延伸

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何领跑世界?

首先,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

其次,产业技术的突破也是关键所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及智能网联技术等核心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完备的产业生态链。

再者,市场竞争的激烈同样功不可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与品牌。

初露锋芒的中国新能源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

欧盟正考虑推迟2035年禁止燃油车的政策。德国此前已取消2024年电动汽车补贴政策,法国、荷兰等国家均减少了电动车补贴额度。多家传统跨国汽车巨头纷纷调整目标,放缓电动化进程。

欧美陆续从排放、禁燃、补贴政策方面对汽车电动化踩“刹车”。

种种迹象不禁引发业界担忧,欧美是否因电动化“玩”不过中国,开始“掀桌子”换打法,试图拖住势头正劲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扩张步伐,甚至让中国变成电动化“孤岛”?

欧美缘何对电动化“踩刹车”?

并非我国在技术方面已遥遥领先,欧美车企同样可以做出这样的技术,但无法做到“中国速度”和“中国价格”,其新能源动力总成成本相较燃油车差距非常大,直接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

但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新生事物在中国市场变革的速度和效率快于国外。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确保战略方向的正确性。

中国新能源如何突破阻碍“逆风”而上?

电动化是经过20多年反复论证的既定战略和技术路线,不能动摇,要将电动化进行到底,全力攻克下一代电动化核心技术全固态电池技术。以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推动全球化,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在这个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的轨迹上,新能源汽车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新定义着未来的出行方式。

结语

中国新能源的崛起离不开国家的战略魄力,长远的眼光布局,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发展,更离不开一批批实干者躬身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最终,你看到的结果就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

没有登录 不能评论,请注册用户

1.事件薄网站遵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不干预新闻舆论及牟取不正当利益。 2.网站资讯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3.如果您认为本网站有帮助,请多多支持本站。

友情链接

汪汪宠物 |
事件薄